凝重華滋氣韻生動
記中國山水畫家墨 金 /文張含保
望著(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》道幅山水小品,真是讓人心馳神往。你瞧!道三株紮根山石的勁松、淡淡的遠山、朗朗的圆月、潺潺的流泉、背手屹立吟詩的詩人,這濃郁的時情畫意命人陶醉。此刻,筆者真想變成詩人王稚置身其中,觀那月光下的泉流,聽那悅耳的琴聲。道是多麼美好的瞬間啊!這嫻熟的筆墨、精巧的構圖使人望而生情。誰會想到這幅畫竟然出自一位青年畫家之手呢?此人就是作者筆下的人物一一墨金先生●
墨金其人,自幼酷愛藝術,有極好的悟性和毅力。他帶著沂蒙山人特有的淳樸和執著,潛心研究和創作中國畫。他在工筆、人物、花鳥、山水畫、諸方面無所不能。童年時沂蒙山的山山水水給他留下了難以忘慢的印象。他把自己見到的、熟悉的和美好的一切,濃縮在畫幅之中,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對話。無論是《沂蒙秋色》《溧山幽谷》、還是《深山人家》《峽江煙雲〉都獨具神韻,耐人尋味。他山水畫中的自然氣氛、行霎流水、千山萬壑、名山大川、風景萬物、一草一木等,經過他的藝術想像、藝術構思和藝衛創作,達到生動自然、形神兼備、不似之似、不像之像的藝術境界●古代的石濤、石溪,八大山人,現代的黃賓虹、李可染、陸儼少等人,都是他崇尚的大師。所以他在經歷了對泰山、黄山、沂蒙山、長江、三峽、河流、瀑布、小溪的反復觀察和體味後,更加深刻地認識到“藝衛創作要源于生活而高於生活;出於自然而勝於自然;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道理。逐漸使自己的山水畫作品達到一種生動自然、大氣磅礴、筆墨豐富、意境深邃、整體感強的藝衛效果●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,他最善於駕取大幅、巨幅山水畫的創作。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墨金游遍祖國的長城內外,大江南北,攬千山萬壑於胸慢之中,雖然歷盡千辛萬苦,但卻使他的作品產生了“咫尺之圖,寫千里之景”的筆墨效果。創作的激情使他常常在休息日、廢寢忘食,通宵作畫。山水畫的特點就是“豎劃三寸,當千仞之高;橫墨數尺,體百里之迥”,他經過一個由寫生、寫實到濃縮、概括、提煉的階段後,作品逐渐形成了:“凝重華滋、蒼潤幽深、氣韻生動、氣勢磅礴”的藝衛風格。 每當更深夜闌之時,他經常回想起劉大偉、李寶林、呂雲所、王惠志於志學等老師的教導和指點●使他對繪畫藝衛創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,從一個壹階又上一個壹階。他知道幅好的山水畫作品,可以發人量性、虚靜心慢、滋餐元氣、陶冶情操,也可以使觀賞者’在潜移獸化中複歸自然本真,具有完善人身心的作用●因此'他的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厚愛和關注。早在1991年。
扫一扫关注微官网